從工具人到教練校長!賴婷婷談領導者的自我覺察與「總結式」成長法

文章圖片

「你現在還在學習,是因為發自內心想要,還是因為被逼?」
對《複利領導》作者、湧動教練學校創辦人賴婷婷(Tracy)來說,這個問題她曾經也回答不出來。 曾經是六大產業的總經理,在外人眼中光鮮亮麗、無所不能的她,卻在某一天感到前所未有的「乾枯」。 那是一種忙到麻木、學到無感的倦怠感。

但也正是這樣的「乾」,成為她自我進化的起點。

被動學習的倦怠期:不是不學,而是不知道為何而學

「我以前上課,是真的被公司逼的。」Tracy 說起自己過去的學習歷程,不是什麼金光閃閃的自我成長故事,反而更像是一位總經理的真情告白。

她坦言過去在公司擔任高階主管,雖然總是得參加各種讀書會、課程、進修,但其實內心是抗拒的——「還不夠忙嗎?誰有空上什麼課?」

她完全能體會現在很多職場人對學習的無力感。直到她發現,自己雖然在外部看起來領導有方,但內在其實越來越「乾」。她渴望再一次「主動學習」,而不是「被迫提升」。

疫情轉捩點:乾到一個極致,就是一股爆學的開關

2021 年疫情封城那天,她開始嘗試每天寫 5000 字,把這些年累積的管理經驗與人性觀察寫下來。沒想到這樣的堅持,催生了暢銷書《複利領導》,至今已印製 14 刷。

她稱自己的學習方式為「砸學派」——沒有派別、不講流派,只要能學就砸進去。從教練學、NLP、塔羅、人類圖,全部都學。她不是迷信這些,而是想找出一套系統,能幫助她更好地理解人、引導人。

「我從一個工具人,變成了教別人怎麼用工具的人。」

領導者最常搞錯的事:會議 ≠ 會談

她觀察到,許多主管在該果斷下決策的會議上,卻猶豫不決,反問團隊:「那你們覺得呢?」結果導致混亂與低效率。

Tracy 說:「該快的時候就快,該慢的時候才有機會培養人。」

說出感受,是最有效的領導溝通力

「你做得很好」和「我感覺你今天特別穩定、讓我很安心」,這兩句話有什麼不同?前者像是績效評分,後者則是一種連結與情緒回饋。

Tracy 發現,在職場裡,許多主管不太會使用「情緒詞彙」。我們習慣談邏輯、談效率、談方法,但很少說出「感覺」。而一個領導者若無法表達自己的感受,也很難讓下屬感受到被理解與尊重。

她分享自己實踐「總結模式」的三步驟:

  1. 表現(你做了什麼)

  2. 體驗(你感覺如何)

  3. 學習(你學到了什麼)

這樣的對話方式,不但可以減少被「檢討」的壓力,也能讓團隊更願意打開心防、願意進步。

領導力是一種複利:不是靠爆肝,而是靠設計

「我不是 90 分的人,但我會用五個 70 分的人,做到 350 分的成果。」
Tracy 強調,領導不是用「燃燒自己」換來成果,而是設計一個讓團隊自然發光的系統。

她分享自己如何從「什麼都自己來」的工具人心態,轉變為系統性思維的實踐者——把時間花在「總結」、花在「觀察」、花在「對話」,才能從一次次的複利堆疊,累積出值得信賴的領導力。

從領導別人開始,先學會帶領自己

領導,不只是影響他人,更是自我看見、自我修復、自我成長的過程。
Tracy 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提醒所有正在領導、準備領導、或是剛開始帶人的你:

「不是你不會帶人,而是你還沒找到適合你自己的帶法。」

如果你也曾有過乾枯、疲憊、不知該如何進步的階段,也許你該做的,不是逼自己更努力,而是給自己一場「會談」,一場面對自己的總結。

收聽更多網紅們的故事 👉https://prefluencer.pse.is/5gprht

也可於各大收聽平台搜尋 🔍《滑手機看什麼?!》

作者介紹

品牌與網紅發案與接案的好幫手,網紅口碑與數位行銷知識分享,給你大量乾貨,不論職場小白或專業網紅操盤手,都能收穫滿滿。

延伸閱讀

熱門推薦

熱門標籤